符號表示:★表含門票 ◎表下車參觀 未標示者表行車經過
★【南嶽衡山】(環保★包車),為中國五嶽名山之一,七十二群峰,層巒疊嶂,氣勢磅礡。素以「中華壽嶽」、「五嶽獨秀」、「文明奧區」著稱於世。中華壽嶽南嶽壽文化源遠流長,《星經》載:南嶽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,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,南嶽故名「壽嶽」。宋徽宗在南嶽禦題「壽嶽」巨型石刻,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岩。康熙皇帝親撰的《重修南嶽廟碑記》首句即為:「南嶽為天南巨鎮,上應北斗玉衡,亦名壽嶽。」再度禦定南嶽為「壽嶽」。歷代史志也常以「比壽之山」、「主壽之山」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。《辭源》釋「壽嶽」即「南嶽衡山」,南嶽因而譽稱「中華壽嶽」。
◎【南嶽忠烈祠】,是大陸唯一的忠烈祠,是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園。該祠始建於1938年,1942年落成,1943年正式啟用。忠烈祠的建築仿照南京中山陵的形制,依山而建,主要建築包括牌坊、紀念塔、紀念堂和享堂等,全長240米,占地面積約1.4萬平方米。12忠烈祠的設計具有深刻的意義,紀念碑形如五顆直指藍天的巨型炮彈,象徵著漢族、滿族、蒙族、回族、藏族各族人民團結一心,同仇敵愾,奮起抗戰的決心。祠內安葬了第九戰區抗日陣亡將士的遺骸,其中包括張自忠、郝夢齡、佟麟閣、趙登禹等38位著名將領。
◎【南嶽何公館】,衡山半山亭附近有一所“蔣宋官邸”的老別墅,是國民政府時期湖南省主席何鍵所建,故又名何公館。一九三〇至一九四四年間,蔣介石八次上南嶽,五次與夫人宋美齡居住於此。在屋後的參天古木之中,隱藏著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“衡山指揮所”神秘堡壘。沿著數十級臺階深入,身處一個二十平方米的地下密室,室內可容數十人,排水、通風、照明設施良好,當年蔣宋二人及國民黨高級將領在此抵禦日軍的空襲和指揮抗戰。塵封六十多年後,地下密室才被後人發現清出。臺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還繼沿用“衡山指揮所”的名稱。
註:只有★包車才能走【南嶽忠烈祠】及【南嶽何公館】這二個景點,不是包車的話,團體無法操作。
★【南嶽大廟】 ,位於南嶽衡山的山腳下的南嶽古鎮北端,是衡山最大的古廟,也是五嶽中規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宮殿式廟宇。南嶽大廟初為司天霍王廟,後改為南天真君祠。大廟的始建年代不詳,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唐朝開元十三年(725年)修建。南嶽大廟是佛教、道教和儒教三教並存的寺廟。道教八觀、佛教八寺和御書樓等建築代表了三教合一的性質。